6月29日,江苏省震泽中学与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联合举行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联合结题论证会在我校进行。本次论证会特邀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董林伟主任、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与信息中心舒兰兰主任、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桂德怀教授作为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和结题鉴定。活动由吴江区教科室徐建林副主任主持。
两个课题组围绕研究的背景、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发现与结论、成效与影响、反思和展望分别进行课题结题汇报。
江苏省震泽中学《“活泼泼地”科创特色高中建设的行动研究》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学院共建机制构建的研究》
汇报完毕后,专家组对两个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两个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展现出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能够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地区及校本特色明晰问题导向并提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特别肯定了课题组在数据采集、机制创新以及实践模式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在区域内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形成了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专家组从学术规范、细节把握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舒兰兰主任在发言中特别强调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学校都应充分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差异,通过科学评估体系准确诊断学生的能力等级,据此对课程体系进行精细化分层设计,确保教学活动的普适性和适切性,提升成果的推广价值。此外,对于教育联盟、企业学院等新型合作模式,应当通过契约化管理、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等方式确保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形成深度协同和双向依赖的共建机制,切实保障成果发展的长期有效性。
桂德怀教授从宏观视角指出,课题研究应当立足国家发展战略,以更高的站位谋划教育创新;深入领会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将课题研究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在实施路径上,要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典型区域的重点突破带动更大范围的改革发展。桂教授特别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不仅要积累丰富的实践案例,更要深入剖析典型案例的成功要素,从中提炼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同时,要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创新工作机制,为国家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董林伟主任指出,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首先要对核心概念进行严谨界定和深度阐释,构建具有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在研究目标的设定上,要避免空泛虚化表述,而要使目标具体、可测、可达。在研究过程中,要建立目标达成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照目标检查研究进展,最终要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包括科学的研究方法、可操作的实施策略以及结构化的理论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课题研究是教育创新的源头活水,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更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知识更新迭代加速的新时代,唯有通过系统深入的课题研究,才能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破解教学实践中的现实困境。优质的课题研究不仅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研教相长"的良性循环,更能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的突破创新,更在于实践层面的辐射引领——通过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带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我校召开青年教师期刊阅读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