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促进群众性教育科研发展,提升广大教师教育科研素养,9月11日,我校开展了2025年(下)“育英杯”教育论文颁奖暨吴江区学年课题申报指导活动。活动由教科室主任庞玉忠主持。

“育英杯”一等奖获奖教师

“育英杯”二等奖获奖教师

“育英杯”三等奖获奖教师

教科室副主任明春对此次参评的教师教育科研论文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也对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进行了指导。
一是选题需扎根教学实践,聚焦日常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兼顾实用性与创新性,避免脱离课堂实际或选题过泛;二是理论与案例融合要以教育理论为依托,案例需选取教学中的真实素材,让理论阐释贴合教学场景,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三是突出融合策略与方法,重点呈现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形成“问题—理论—案例”的紧密逻辑;四是论文格式需遵循规范,正文层级标题格式统一,各部分逻辑清晰,参考文献优先选用教育领域权威文献,要素完整且与引用标注对应。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凌云就吴江区学年课题申报对青年教师作相关指导。
选题是课题的灵魂,要以“小切口”“真问题”“有价值”作为选题的三大核心标准,做到聚焦具体问题、扎根教育实践、紧扣改革方向;关键词之间应体现研究主题、对象、方法或核心概念的递进关系;研究目标需做到结构清晰、紧扣问题、使用可测量的行为动词;研究内容是重中之重,需要遵守“紧扣目标—逻辑递进—可操作化—范围聚焦”的设计原则。

副校长戴小祥赞扬了青年教师们的努力与成果,从“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期许与勉励。
教育者首先要以“立德”为根本,将这个理念融入研究的全过程,使研究成果承载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其次要以“立功”为目标,教育科研工作要立足教育教学实际,瞄准真问题,提供实方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赋能教师、成就学生的实际功绩,切实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要以“立言”为追求,敢于探索新知,勇于提出独到见解,恪守学术规范,产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发出独特而响亮的声音。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我校7位教师在2025年“聚焦素养·何以学会”主题征文评审中获奖...
